关于FRM(金融风险管理师)是否值得考?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关键在于你的职业目标、当前背景以及对投入成本的承受能力。如果你目标明确指向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且能接受较高强度的学习投入,FRM非常值得考。反之,若职业方向未定或追求短期回报,需谨慎。

一、FRM到底值不值得考?
值得考的硬核理由:
行业通行证:
全球风控领域最具公信力的证书之一,银行(风控、交易、信贷)、资管、对冲基金、监管机构(如央行)的核心岗位招聘中常见"FRM优先"。
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尤其外资行、头部券商/基金)对FRM认可度持续提升。
知识体系实战性强:
内容直击金融风险核心: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风险、量化模型(VaR、Monte Carlo)、巴塞尔协议、金融科技与风控结合(如AI、区块链应用)。
不堆砌理论,侧重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如何计算衍生品风险敞口、设计压力测试场景)。
职业发展加速器:
转行利器:非风控岗位(如审计、财务)考取FRM后转入风控部门的成功案例常见。
晋升背书:在风控条线内,FRM是证明专业能力的硬指标,对升职加薪有实质助力(尤其国有行/股份制银行总行部门)。
需要冷静考虑的现实:
投入成本高:
时间:两级考试平均需500小时(尤其一级计算量大,二级理论深)。
金钱:注册费考试费约$1500(未含教材培训),重考费用累加。
非万能钥匙:
风控岗位更看重经验证书数理能力的综合素质,单靠FRM无法保证高薪职位。
若职业方向是投行承销、行研等,CFA或CPA更对口。
考试难度大:
全球通过率常年在40%-50%波动,知识点广且深度足够(尤其二级需融会贯通)。
决策建议:
适合考的人:
已计划从事银行风控、基金风险管理、金融监管、衍生品交易支持等岗位;
理工科背景(数学、统计、计算机)想进入金融业;
有毅力能接受半年以上高强度学习。
谨慎考虑的人:
职业方向未明确(如还在投行/行研/风控间犹豫);
数学基础薄弱且抗拒大量计算;
期望短期内靠证书大幅涨薪。
二、2025年11月FRM备考规划
备考核心策略:
资料选择(少而精):
官方必用:
原版书(Core Reading):知识最全但冗长,作字典查阅,非主攻教材。
Practice Exam:贴近真题风格,考前必刷2遍以上。
高效组合推荐(二选一):
Kapland Schweser Notes题库:重点突出,节省时间,适合自律性强的人。
高顿教育讲义题库:中文框架梳理更清晰,适合基础薄弱或习惯中文学习的人。
辅助工具:ChatGPT/Claude(解释复杂概念)、FRM公式表(自制)。
关键技巧:
FRM一级重计算:70%题为定量计算,熟练使用计算器(TI BA II/HP 12C)是基础,训练按计算器速度。
FRM二级重分析:80%为定性分析,需理解知识点关联(如用信用风险模型解释08年金融危机)。
关注新增考点:2025年可能增加气候变化风险(Climate Risk)或DeFi风控内容,考前3个月查看GARP考纲补充说明。
心态管理:知识点遗忘是常态,考前1个月用"滚动复习法"(每周回顾1个模块)对抗遗忘曲线。
风控是金融的守门人,FRM是这扇门的钥匙之一——但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你如何用专业知识解决真实世界的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