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金融风险管理师)二级考试相较于一级,在难度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一提升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更在于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复杂情境分析能力的更高要求。对于考生而言,了解二级考试的难点所在,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备考方式,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FRM一级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和金融工具理论知识的考察。考试时间为4小时,共100道选择题,涉及4个主要科目。每个科目在考试中的占比如下:
风险管理基础(Foundations of Risk Management):20%;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20%;
金融市场和产品(Financial Markets and Products):30%;
估值与风险模型(Valuation and Risk Models):30%。
FRM二级考试科目及权重:
1.市场风险计量和管理(20%):涉及VaR应用、高级风险模型及波动率管理。
2.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20%):涵盖违约概率、信用衍生品及结构化产品。
3.操作风险与弹性(20%):包括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管理及风险识别。
4.流动性与资金风险计量和管理(15%):新增流动性风险内容,如资产负债管理和应急计划。
5.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15%):侧重投资组合构建、风险对冲及绩效评估。
6.当期金融市场热点问题(10%):结合时事,关注金融科技、加密货币及监管动态。
FRM备考顺序
FRM一级:风险、估值、定量分析、金融市场与产品
FRM二级:投资、市场、信用、流动性、操作性、时事热点
FRM二级比FRM一级难在哪里?
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增加
FRM一级:主要集中在风险的基本概念和计量方法上,涉及的内容相对基础,主要是为考生构建一个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FRM二级:则要求考生在风险管理领域有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和应用。考生需要对市场、信用、操作等各种风险类型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风险计量方法延伸到更为复杂的风险价值方法之外。这要求考生具备更高水平的数学和统计分析能力。
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FRM一级:虽然也包含一些实务分析的内容,但整体上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察。
FRM二级:则更强调财务风险评估工具的实际应用,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这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要报班学习FRM吗?
1.个人学习能力
自学能力强:如果考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FRM二级的考试内容,那么自学可能是一个更为经济且高效的选择。
需要系统指导:如果考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倾向于有系统的指导和讲解,或者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和纠正,那么报班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时间管理
时间充裕:如果考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学,能够合理安排复习进度,那么自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时间紧张:如果考生时间紧张,需要更高效地利用时间进行备考,那么报班可能更有助于考生集中精力,快速掌握考试要点。
预算充足:如果考生经济条件允许,且认为报班能够显著提升备考效率和通过率,那么报班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