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起,FRM考试在中国大陆地区迎来重大变革——考生可自主选择简体中文或美式英语作为考试语言。这一调整引发广泛关注,但中文考试是否影响FRM证书的含金量?跨地区考生能否参与?

一、FRM中文考试权威性与标准解读
根据GARP官方声明,中文考试在命题逻辑、难度系数、评分标准等维度与英文考试完全一致。为确保公平性,所有试题均经过国际心理评估专家审核,并采用统一的知识框架(如《巴塞尔协议Ⅲ》核心条款、VaR模型应用等)。考生通过中文考试获得的证书与英文版本完全相同,证书不标注考试语言,全球雇主认可度无差异。
常见误区澄清:
难度差异:中文考试并非“简化版”,2025年考纲中新增的气候风险管理、加密货币风控等前沿内容,中英文试卷均同步覆盖。
专业术语处理:试题中涉及的金融专有名词(如CDS、Black-Scholes模型)保留英文缩写及全称,确保专业表述准确性。
二、考试语言选择与跨地区报考注意事项
考生可自由组合中英文考试,例如一级选择中文、二级切换英文。但需注意以下规则:
地域限制:2025年中文考试仅限中国大陆考场(含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暂未开放。
考试时间:中文考试日期固定(一级11月8日/二级11月15日),而英文考试窗口期更长(一级8-14日/二级15-19日),灵活度更高。
报名流程:需在预约考位时明确选择语言,且一旦确认不可更改。建议考生根据英语基础与复习进度谨慎决策。
案例参考:
非金融背景考生:可优先选择中文考试降低理解门槛,集中攻克定量分析(如蒙特卡罗模拟、压力测试)。
在职金融从业者:若日常接触英文材料,可直接报考英文考试,避免专业术语转换成本。
三、中文考试备考策略与教材使用建议
尽管官方未推出中文教材,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高效备考:
核心资料组合:
英文原版教材:精读《FRM Exam Book》重点章节(如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案例)。
中文辅导资料:选用高顿等机构编写的《FRM中文精要解析》,同步标注英文术语。
题型适配训练:
利用中文领航计划题库,熟悉中文题干表述特点(如定性题占比45%的命题趋势)。
参加全中文模拟考试,练习时间分配(平均1.8分钟/题)。
术语强化记忆:
建立“中英对照术语表”,重点掌握200+高频词汇(如Counterparty Risk→交易对手风险)。
实战技巧:
对于《金融市场与产品》科目,结合中文案例(如“原油宝”事件)理解衍生品风控逻辑。
在《估值与风险模型》中,中文试题可能要求解释BSM模型的假设条件,需提前梳理中英对照知识点。
FRM中文考试的推出,为更多中国考生降低了语言壁垒,但其权威性与考核标准始终对标全球风险管理前沿要求。考生需理性选择考试语言,善用“中英混合备考法”,强化专业术语与实务案例解析能力。2025年作为中文考试首年,建议密切关注GARP官方更新(如新增考点、教材补充)